从9月3日九三大阅兵举办到现在,全球主要媒体的首页几乎都被阅兵画面“霸屏”了。在这些媒体里,印度媒体的反应特别热闹,就像被这场阅兵“刺激”到坐都坐不住了。 当地时间9月4日,印度《欧亚时报》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。文章先把我军在阅兵上展出的各种尖端装备梳理了一遍。 比如文中提到,这次阅兵里,中国展示了一整套“核威慑三叉戟”,包括升级后的洲际弹道导弹(ICBM)、潜射弹道导弹(SLBM)和空射核弹道导弹。这就说明,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已经全面升级了。
其中,高超音速武器成了全场最受关注的焦点。像“鹰击”系列中的鹰击-15、鹰击-17、鹰击-19、鹰击-20这些高超音速导弹,能快速突破敌方的传统防空系统,对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特别大。 另外,东风-61(DF-61)移动洲际弹道导弹也是第一次亮相,也被印媒重点关注。印媒认为,这款导弹射程有12000到15000公里,从中国本土发射,能打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,具备覆盖全球的打击能力。 梳理完我军展出的尖端导弹装备后,《欧亚时报》随后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“中国九三大阅兵展出的尖端武器,该不该让美国、印度、日本这些‘四方盟友’感到担忧?”
按照印媒的说法,这次九三大阅兵,不光让美印日三国感到特别震撼,而且也让他们产生了担忧。 印媒分析说,中国这次阅兵展出的装备,传递的信号很明确——解放军已经有了能对抗美军优势的一系列武器。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和巡航导弹,速度快、飞行轨迹还诡异,能有效绕开甚至突破美军的防空网,打击驻扎在亚太地区的美军基地。 而东风-5C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覆盖全球,能够规划更复杂的弹道,这让中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更强了,也让美国的战略计划变得更复杂。 而且,九三大阅兵当天,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文。他嘴上说阅兵“很让人印象深刻”,但话锋一转,就指责中国、俄罗斯和朝鲜在“密谋”对付美国,还暗示这场阅兵是给他看的,语气里满是戒备。
至于日本,印媒强调,因为历史上的敏感问题和东海的领土摩擦,日本是最该感到担忧的国家。而且这次阅兵明确纪念中国在二战中战胜日本,这本身就足够让日本冒冷汗了。 更关键的是,日本是二战战败国,对“纪念抗战胜利”这个阅兵主题特别敏感。甚至在阅兵开始前,日本还呼吁其他国家抵制参加相关活动,从这就能看出日本多紧张。 谈到印度自己时,印媒的语气就有点复杂了。《欧亚时报》承认,中国这次展出的尖端武器,大部分不是冲着印度来的,主要是针对实力更强的美国。就拿东风-61移动洲际弹道导弹来说,12000公里的射程,理论上能覆盖全球。对付印度这种邻国,根本用不上这么远的射程。 更别说中国还有歼-20S双座隐身战机,能指挥无人机群作战,而印度压根没有这种有人和无人协同作战的能力。这些装备的性能,远超打击印度的需求,明显是为大国之间的博弈准备的,所以印度才觉得自己“不是主要目标”。
但就算这样,《欧亚时报》认为,印度也该“有点担忧”,理由是:虽然这些尖端装备是用来对付美国的,但这些装备对付印度也绰绰有余。 从某种角度看,印度这种“有自知之明”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无奈的清醒。中国这次阅兵展示的,不只是某一件武器的威力,而是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军事体系。 从高超音速导弹到隐身战机,再到无人作战平台,解放军展现的是体系化作战能力,背后还有人工智能、全球最全的产业链和工业实力做支撑。 再看印度鸿E配资,这些年虽然也在努力追赶,买了法国的阵风战机,还搞了国产“光辉”战机,但整体军事实力和中国比,差距还是很大。
所以印媒心里很清楚,中国现在的战略重心在亚太地区和应对美国,印度只是次要考虑的对象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能高枕无忧,一旦中国把这些装备调转“枪口”,印度现有的军事能力恐怕很难招架。 正因如此,印媒谈论九三大阅兵时,心态特别复杂:既有点庆幸,又藏不住担忧。 庆幸的是,中国这些顶尖武器眼下针对的是美国,印度暂时不用直接面对这种压力;担忧的是,中国军事科技发展太快,已经让印度感到深深的无力。像东风-61、鹰击高超、歼-20S、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这些装备,随便拿一款出来,都足够印度喝一壶的。
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